粤港澳侨

首页 > 资讯 > 粤港澳侨

  • 时间
    30 2021-06
  • 转载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 浏览次数

    737

  • 分享

粤港澳大湾区“争夺”总部企业:最高奖励上亿元 打造梯次总部经济增长极

2021-06-3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王帆 浏览次数:737

分享:

      从最直观的经济产出或就业贡献来看,总部经济一般意味着以极少的土地创造极大的经济价值,地均GDP高,并且可以集聚高端资源,带来相应的高端就业机会。

      近日,深圳市政府出台《鼓励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以增强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办法》明确,在深设立的总部企业,符合一定条件,即可享落户奖、贡献奖、租房与购房补助等多项“含金量颇高”的支持。据悉,《实施办法》将于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具体来说,《实施办法》的鼓励措施有:对实缴注册资本、产值规模(营业收入)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引进总部企业,在承诺期内实现其承诺产值规模(营业收入)和地方财力的,分别在其完成第二年、第三年承诺时给予落户奖励500万元;首次购置总部自用办公用房的,按购房房价的10%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等。

      对总部企业给予奖励,这并非深圳独有的动作。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近几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均出台过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般而言,总部经济是指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总部(含地区总部)在区域中心或中心城市高度集聚,随着以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企业发展壮大、分工细化,它们的分区域投资布局需求由此增长,这为不同能级的城市带来了发展总部经济的机遇。

      广深港领衔大湾区总部经济第一梯队

      根据北京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4》,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分列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的前四名。

      广州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打造“亚太地区重要总部经济区”的战略目标,为完善政策环境、创新服务提供了指引。

      从当前执行的奖励措施来看,广州比深圳表现得更加“大手笔”。2018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暂行办法》,其中提出,对于新引进的总部企业,根据产业分类、经济贡献情况、落户年限、注册资本等不同情况,自认定年度起,连续3年每年给予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5000万元等不同档次的奖励,即累计最高可达1.5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省会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广州既是广东省属国企的所在地,同时也聚集了大量央企功能性或区域性总部。

      相比之下,深圳的总部经济更多是以创新产业作为牵引。除了“自产”的明星企业外,对于科技、互联网公司而言,如果要选择一个城市设立南方总部,深圳往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09年,阿里巴巴集团与深圳签署协议,在深圳建国际总部和南方总部;2010年,百度也与深圳“牵手”,在深圳建国际总部、华南总部和研发中心;2019年和2020年,深圳连续两年在年末举办全球招商大会,将一系列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国际、区域总部收入囊中,包括小米集团国际总部、字节跳动大湾区总部等。

      深圳也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来深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2017年,深圳印发的《鼓励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提出,对于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总部企业,给予落户奖励1000万元,重点引进的特别重大企业另行约定。2019年,Arm中国就破格获得了2000万元的总部企业落户奖励。

      香港虽然并未采取针对总部企业落户的奖励措施,但香港作为国际领先的金融重镇以及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吸引了诸多跨国公司前来设立地区总部。

      2019年,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发表的一份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日,母公司在海外及中国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9040家,其中包括1541家地区总部。

      第二梯队城市的机遇

      除了广深,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其他7市也都陆续出台过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措施,并且,对单家企业的落户奖励可高达1亿元。

      譬如,东莞提出,对新迁入的综合型总部企业,根据企业规模、地方财力贡献等,分别给予200万元至1亿元不同档次的一次性奖励。东莞还专门强调,奖励金额的40%直接奖励给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珠海的认定、奖励方式有所不同,按照企业实缴注册资本(仅限货币出资)每1000万美元或1亿元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单个项目奖励同样最高可达1亿元。

      中山市提出,符合直接认定条件并首次被认定为总部企业的,属新引入、新设立企业的,认定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同时次年按照上年度形成地方贡献的50%给予奖励;属原有企业的,按照上年度形成地方贡献根据不同行业标准给予奖励,每家企业合计最高不超过1亿元。其中,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企业的财政贡献在20亿元以上时,奖励标准可达到50%。

      深圳一位产业园区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城市之间的招商引资竞争愈发激烈,基本都需要给出优惠条件,一些面向企业的奖励措施因此成了标配。

      而在经济观察人士看来,有的城市即便给出优惠或奖励,也很难吸引到外来的优质总部企业增量,但本地有内生的发展动力,奖励措施一定程度是为了把本土发展壮大的企业留下来,这也可以看作是防守型的举措。

      另一方面,如果说广深瞄准的总部企业来自于世界各地,那么,以佛山、东莞等为代表的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第二梯队的城市,或许更多可以承接来自于广深、港澳等地的总部企业外溢。

      2020年,《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印发,这是佛山首个市级层面出台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怡就曾明确表示,佛山三龙湾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北上广深以及港澳等地优质企业到三龙湾设立总部,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总部经济生态圈。

      东莞最广为人知的“外来”总部企业是华为终端总部,2020年,华为系包揽了东莞实际出口总额、主营业务收入、效益贡献企业几大榜单的第一名。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对于核心城市而言,总部经济确实是发展所需,但像广深周边的城市,可以像东莞松山湖一样发挥比较优势,比如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发展园区、研发型经济等。

      提升总部经济吸引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产业分工的深化,以及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凸显,跨国公司、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科技与互联网巨头们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步伐,这是各地争夺总部企业的一个重要背景。在各地招商引资的竞争中,总部企业几乎代表了价值链的顶端。

      总部经济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从最直观的经济产出或就业贡献来看,总部经济一般意味着以极少的土地创造极大的经济价值,地均GDP高,并且可以集聚高端资源,带来相应的高端就业机会。

      2020年,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在粤海街道拍下一宗商业用地,这里将成为字节跳动在深圳设置的大湾区总部,有公开报道称,“楼建好后招聘量会爆发式增长”。

      广州市方面曾披露过一项早年间的数据,2007年,广州共有总部企业521家,占全市企业总数不到1%,但是对全市的税收贡献接近三分之一。其中,工业总部企业的税收贡献最大,其次是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业以及零售业总部企业。

      此外,总部企业给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就业、税收方面的直接贡献,更重要的是,它们往往还能带动行业上下游企业的聚集与发展,产生连锁投资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

      一个可供参照的例子是,日本本田、丰田汽车和东风乘用车在广州投产后,带动汽车研发、零部件生产等项目陆续在广州投资,形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并带动了广东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发展。

      而在奖励措施成为标配后,城市吸引总部经济,比拼的是什么?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很多总部企业愿意来到深圳,是基于产业链、城市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并且它们也希望借力于深圳的城市品牌。

      孙不熟则表示,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发展总部经济,除了天然就是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之外,很关键的一点在于,是否满足得了老板阶层的生活方式,这包括一系列的配套,包括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高端的医疗、教育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包括深圳在内的一些大湾区城市,还有很多短板要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