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快讯

首页 > 资讯 > 产经快讯

  • 时间
    29 2019-11
  • 转载来源

    南方+

    卞德龙 张仕婷

  • 浏览次数

    1690

  • 分享

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如何发展?

2019-11-29 来源:南方+ 卞德龙 张仕婷 浏览次数:1690

分享:

       11月28日,2019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暨第五届广东院士高峰年会在东莞举行开幕式暨特邀报告会及多场专项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李培根等大批院士专家以及政府、产业界人士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话题展开对话。

       谈智能制造

       走“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

       东莞是制造大市,智能制造是本届峰会的热点议题之一。11月21日,东莞市科技局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2030年)》,对支持大型制造企业对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全面部署。

       “今后15年是智能制造这个新一轮工业革命核心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在峰会开幕式暨特邀报告会上说。

       周济表示,谈到智能制造,人们往往想到“机器换人”,但这并不全面。“制造业创新的内涵包括四个层次:智能产品创新、智能生产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制造系统集成创新。在这四个层次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都是创新的主要途径。”周济说。

       周济指出了我国智能制造“并行推进、融合发展”的技术路线。“一方面,必须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智能升级。制造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必须扎扎实实完成数字化‘补课’,打好数字化基础;另一方面,必须坚持创新引领,可直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高打低’,走出一条并行推进智能制造的新路。”

       同日举行的5G+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关注了“智能制造与5G环境”的话题。他表示,在物联网、工业自动化控制、工业AR/VR、云化机器人等工业应用领域,5G技术起着支撑作用。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5G将为智能制造生产系统提供多样化和高质量的通信保障,促进各个环节海量信息的融合贯通。

       “传统制造业企业和研发单位都要主动融入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与应用生态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刘焕彬同样表示,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效益的空间很大,应持续有力地推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他认为,实现我国传统制造业智能制造过程中应遵循“做好规划,抓住重点;跨界集成,协同创新;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效益导向,稳妥实施”的原则。

       谈产业发展

       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应错位协同发展

       在28日下午举行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上,东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揭牌成立。论坛上,专家们围绕人工智能的产业化、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人工智能产业错位发展展开讨论。

       平安科技副总工程师王健宗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领域广泛应用,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应选择一些前景较好的领域发力,如金融、教育、医疗等。具体到东莞,他认为,这里制造业发达,可以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底层芯片、硬件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定能走在全国前列。”浙江大学教授庄越挺认为,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人才、政策和产业基础等多方面优势。他同时建议,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同质化问题比较明显,高度集中在视觉应用等领域。“大湾区内城市可根据各自特点,错位发展”。

       云从科技副总裁温浩的观点与庄越挺不谋而合。他认为,湾区内城市的协同和差异化发展非常重要。“譬如深圳可聚焦研发,广州侧重软件和算法,东莞、佛山侧重制造。”温浩说,分工协作、成果共享是大湾区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有效途径。

       商汤科技副总裁及研究院副院长张少霆则从政策法规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举例说,不久前山东出台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肺结节检测收费目录”,这种关键性政策的完善将吸引更多人工智能+医疗的企业到当地承接项目,他认为该做法值得大湾区各城市借鉴。

       谈人才培养

       培养“产业化的人工智能人才”

       人工智能产业正当风口,人才培养再一次成为关键词。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绝不是简单地依靠加速培养硕博生,这弥补不了人才缺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提出,解决人才问题的出路应该是善用逆向思维,通过打造工具链和公共开发平台,大幅度降低人工智能的人才门槛,同时需要校企联动发力。

       温浩也认为,要培养“产业化的人工智能人才”,也就是降低人工智能的人才门槛,结合具体产业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大量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的出现,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领先发展的重大保障。”温浩说。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杨知行从人才培养模式上给出建议。他认为,当今科技发展出现融合趋势,而我国高校中人才培养则将专业分得过细。“在本科教育阶段应当加强专业融合,扩大学生知识面。”杨知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