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首页 > 会员 > 会员风采

  • 时间
    31 2019-10
  • 转载来源

    欧洲时报

    陈韬彬

  • 浏览次数

    2317

  • 分享

面对贸易战 香港玩具商镇泰的变与不变

2019-10-31 来源:欧洲时报 陈韬彬 浏览次数:2317

分享:

       十几年前,面对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作为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香港玩具厂商镇泰,没有选择往中国内地和东南亚转移。如今,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压力下,作为以美国市场出口为主的外贸企业的镇泰,依然没有选择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十几年间,镇泰只做了两件事:坚守珠三角和专注产业转型升级。

       第十五届世界华商大会于10月下旬在伦敦举办,面对世界风云变幻,华商将如何应对?镇泰的选择或将带来启示。

       求变

       镇泰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率先开放的珠三角承接了香港玩具产业转移。30多年来,最初靠贴牌生产发展起来的镇泰已逐渐发展成珠三角最大的玩具代工制造企业之一,高峰时期员工超过3.5万人,成为“中国制造”玩具行业的代表。

       不过,在过去十几年里,包括镇泰在内的中国玩具业却经历了接踵而至的重创和大浪淘沙般的洗礼。

       广东省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镇泰首席执行官黄达智告诉记者,这些年,受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贸易壁垒等影响,珠三角不少工厂被淘汰出局,当时的镇泰同样受此压力。

       与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玩具产业似乎更加命运多舛。2007年8月,作为全球第一大玩具商的美国美泰公司,因油漆铅超标问题和磁铁易被儿童吞食隐患,召回近1900万件中国产玩具。这起史上最大规模的玩具召回,一时让“中国制造”备受争议。2008年,金融危机随即而来,并引发撤离和倒闭潮。

       双重打击之下,占全球玩具产量半壁江山的广东省,仅在2008年就有近八成玩具出口企业出局。

       疾风知劲草。在这两场汹涌的风浪面前,镇泰获得了全面考验,凭借其在创新领域和质量把控方面的硬实力,不但顶住了,而且订单越来越多。

       “2007年召回事件,镇泰没有受影响,在圣诞前夕,订单反而增加了10%。”黄达智说,镇泰很早就成立了实验室,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当时很多驻华使节和CNN、BBC、NHK《联合早报》等中外媒体都来到镇泰参观报道。”一时,镇泰玩具成了维护“中国制造”声誉的代名词。

       在镇泰集团产品陈列室内,记者还看到了很多富有年代感的珍品和大开眼界的新品,有“80后”“90后”儿童时期的毛绒玩具,也有像懂得与自闭症儿童互动的机械人,还有变形金刚一样会“变身”的智能摺叠婴儿车……这些历经近40年的展品,如今成了镇泰成功转型升级的证明。

       黄达智告诉记者,镇泰在生产简单的毛绒玩具之时,就意识到,靠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低质量的生产模式难以长久,于是主动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步伐,“1995年就开始了转型,试水家电市场,包括收音机、遥控器、吸尘器和电子产品。”近年来,镇泰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大幅度降低劳动密集型的玩具份额,并与美国客户研发高端玩具和小机器人,还开始转向生产智能等产品。

       坚守

       “几年前,也有客户提出搬出珠三角,迁到东南亚,但我们搬出去的都技术含量不高的初级洋娃娃。”黄达智说,转移要考虑很多因素,虽然人力成本提高了,但镇泰通过产业升级已获得重塑,“我们希望不仅仅做玩具,要做更多发挥技术的产品。珠三角有大量相关的技术人才,还有这些年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些是东南亚很难做到的。”

       他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今年镇泰的订单虽然略有下滑,但影响不大,“美国客户并不愿意,他们一直觉得产品好,而且这种技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也只有中国能生产出来。”

       事实上,在珠三角的香港玩具企业,近年来虽然有少量转移到印度和南亚等地区,但大部分还是选择留下,通过产品升级以及转向大陆市场来适应营商环境的变化。

       业内认为,随着智能化、互联化的浪潮推进,以及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带来的新契机,这将引发中国玩具产业新一轮转型升级。

       黄达智表示,目前正在推进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更有利于珠三角吸引人才,助力玩具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