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快讯

首页 > 资讯 > 产经快讯

  • 时间
    17 2018-04
  • 转载来源

    南方都市报

    赵安然

  • 浏览次数

    1803

  • 分享

对标硅谷 集聚500强 广州打造10个IAB价值创新园

2018-04-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赵安然 浏览次数:1803

分享:

 

新时代,新广州,新机遇

日前,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下简称“五年计划”)提出,到2022年,全市IAB产业规模年均增长15%以上,总规模超10000亿元,建成汇聚科研、生产、生活、生态等要素和产业配套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十大价值创新园区,培育发展6个左右千亿级产业集群,引进和壮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计划同步公布了广州市IAB产业重点价值创新园区名单,新一代信息技术价值创新园区5个、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区3个,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区两个;按行政区分布来看,海珠、增城、天河、花都、南沙各1个,番禺两个,黄埔3个。

价值创新园区的“价值”在哪里?如何实现“创新”驱动?中心城区如何跟上价值创新园区的发展步伐?

 

A

价值创新园价值在哪 怎么创新

价值创新园区(value-Park)通过“产城融合”实现研发、生产、生活、生态的高端要素汇集,是传统园区运营发展模式的创新升级,规模更大、附加值更高,被视为传统产业园区的“BOSS版”,也是推进广州经济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支撑。

和传统园区相比,价值创新园区本质在于“集聚”,一是要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二是要集高端资源要素于一体,人才、技术、资本等要汇流成河;三是要集产业链上下游于一体,实现产业链全生态协同创新发展。

 

召集世界500强聚力IAB

去年,广州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在《关于广州建设国际化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议》中提出,广州市现有科技园区分布在各个行政区,但各个园区之间各自为政,产业雷同现象突出、资源聚焦度不强。各园区之间在产业定位上同质化倾向明显,没有形成有效产业链,缺少政策引导,没有形成龙头专业园区带动其他园区相互配合、上下游互补的产业体系。

建议提出,广州市要把价值创新园区作为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对标美国硅谷等国际地区,“示范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产业园区,打造具有“龙头企业+产业集聚+N个靶向配套”特征的价值创新园区。

今年3月,广州市公布10个IAB价值创新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价值创新园5个、人工智能价值创新园3个,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两个;按行政区分布来看,海珠、增城、天河、花都、南沙各1个,番禺两个,黄埔3个。

龙头企业是价值创新园区的首要条件,海珠琶洲互联网价值创新园区依托琶洲互联网集聚区,包括BA T等互联网企业巨头落户;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区以富士康为龙头,打造全球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研发制造基地;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区引进龙头企业包括国机智能、沈阳新松等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打造全国智能装备研发创新中心;广州国际生物岛价值创新园区集聚了包括金域检验、凯普生物、赛莱拉等涉及医药、检验、基因等多个领域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番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区和番禺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区分别以广汽和思科两大行业巨头为龙头企业。

五年计划提出,广州正瞄准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到2022年,广州全市签约IAB重点项目不少于100个,落地项目不少于50个。

“世界级或国家级的龙头企业,对产业园区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使得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发展,辐射力更强。”广州市产业园区商会秘书长罗明如向南都记者介绍,价值创新园的“价值”不仅要有龙头企业,更要有高附加值,一方面表现为园区的业态更关注“微笑曲线”两端的研发和销售,低附加值的密集型劳动生产将会弱化,这是价值创新园区的“价值”所在;另一方面表现为园区的发展更聚焦主导产业链的全生态协调创新,通过将目前碎片化管理、缺少要素集聚的园区资源整合,培育产生新的价值创新点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园区主导产业在中国乃至世界有更强竞争力,这就是价值创新园的“创新”所在。

按照价值创新园区的发展目标,体量比传统产业园区体量更大,规模在1-5平方公里,对经济支撑力更强,“可以理解为园区的BOSS版”,罗明如比喻。

 

价值创新园配套设施将享补贴

上述市政协建议指出,科技创新企业在广州的园区落户、经营过程中受到政策落实、期限长、程序多等制约。五年计划中提到,广州要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包括建设一批创新平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施开放式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产业创新了,我们的管理也要随之创新”,熟悉广州价值创新园发展的有关人士指出,高附加值的产业对政府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土地供应为例,创新型产业集合了研发、生成、销售的产业链条,一个地块上需要聚集更为复杂多样、融合互动更紧密的资源类型,传统的工业和商业类型供地固化了供应模式和配套比例,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资源集聚的灵活多样要求“造成了创新型产业项目难以落地,商业用地供应过剩的矛盾”。

深圳在用地方面做了新的探索,将土地性质为普通工业用地(M1)改变为新型产业用地(M0),将旧工业区改造为新型产业园,包括新型产业用房、配套商业、配套公寓等多种物业形态。据透露,广州也积极探索创新型产业的用地供应,有望在工业用地M1、M2和M3分类的基础上,增加发展创新型产业用地。

按照五年计划,广州将每年安排不少于333.33公顷(5000亩)的工业用地指标,重点向IAB产业倾斜。除了政府管理的创新,价值创新园区在服务上也要创新。据介绍,价值创新园区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商业、交通等公共生活配套设施。

“价值创新园区的服务,将更注重为产业链全生态创新发展服务”,罗明如认为,高附加值产业带来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对于高质量生活需求更强烈,政府对价值创新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将给予补贴。

 

B

价值创新园区最缺啥?

价值创新园区作为广州经济发展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的支撑,对政府管理者和园区运营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创新园区首要要素是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广州市产业园商会秘书长罗明如指出,传统的产业园区由政府主导开发,国有平台公司承担物业管理以及基础服务;但价值创新园区要求政府做更高位的“规划先行”,在园区建设以及产业培育政策上给予引导支持,鼓励园区进行产业规划。

黄埔智能装备价值创新园区有关负责人认为,为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需要政府多部门合作,比如黄埔有企业探索企业办幼儿园,解决职工幼儿托管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同步进行监管、引导。

政协的建议将发展创新型产业比喻为创新森林,森林里,种子越多,树苗就会越多,长成参天大树的几率越高。森林想要健康生长,既要每棵树活得好也要它们能够连成片。在创新森林中,科技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并举,没有一定的数量,就谈不上发展的质量。基于对森林成长规律的认识,广州应该把培育和移植并重,吸引科技种子在这里发芽,围绕成活率高、成长性强、成功性大的目标,按照科技企业成长规律,着重打造,催生创新裂变。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园区目前是政府在主导,园区运营处于传统阶段,比如生物岛管理公司仅有基础服务功能,园区公司主要负责建设和物业管理,缺乏对产业发展全链条的资源整合和要素提供。

“我认为最缺的就是园区运营能力”,罗明如谈道,运营商不只是房东、管家,而是园区的总统筹,为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乃至政策引导、融资服务等各方面要素,让企业更专注于自身发展业务,“好的园区运营商可以探索品牌输出,实现连锁经营”。增城新型显示价值创新园区有关负责人建议,园区管理借助信息化手段,从物业服务、金融服务、资本运作三个层级入手,实现对于园区企业的产业集聚、常规孵化和价值挖掘。从园区管理平台为入口,建设产业园区数字营销一体化建设服务体系,契合现代管理的需要。

 

C

越秀、荔湾等中心城区

能否做价值创新园区?

从广州市公布的10个IAB价值创新园区来看,大部分位于非中心城区,越秀、荔湾、白云等区域能不能做价值创新园区?

在产业园区专家看来,中心城区虽然土地供应不如新区空间大,但在区位和配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大规模生产在新区,研发、销售更倾向于在中心区。”熟悉广州价值创新园区发展的有关人士指出,中心区可利用目前的科技创新园区、产业集聚区升级为价值创新园区,如越秀区的广州电视台旧址,可通过与周边集体物业整体打造园区。加快专业市场、传统写字楼等商贸业态向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引进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

同时,中心城区的资源更聚集,有利于发展园区的创新运营模式,如越秀区、天河区的园区探索孵化器模式,园区运营者以租金入股创业企业,给予一定的经营成本优惠,扶持企业成长后获取分红。